6月24日下午,学校召开了“深化教学改革,加快转型发展”考察汇报会。学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各学院专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汇报会由校党委书记黎志强主持。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学校转型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启动了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制(订)工作,前期派出由副校长周均发、张勇、张有明担任考察小组组长,各二级学院负责人组成的三支考察组分别赴许昌学院、合肥学院、重庆科技学院等9所院校进行了考察交流。
汇报会上,周均发就此次带队考察许昌学院、黄淮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三所院校的情况做了汇报,汇报围绕三所院校在转型、提升、发展方面的举措、成效和成功经验展开,详细介绍了各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框架结构、模块设计、课程设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分配比例及各学校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情况及具体做法。周均发认为,我校要积极寻找差距,寻求解决思路,探讨解决路径。他从“凝聚发展共识,做好顶层设计”、“争取政府支持、寻求企业合作”、“紧贴区域产业,打造专业集群”、“内培外引结合,壮大双师队伍”、“深化开放办学,校企合作育人”、“聚焦区域文化、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等七个方面对我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张勇重点介绍了西安文理学院、南京晓庄学校及合肥学院转型上的成功经验,在深入对比我校与三所高校的建校基础、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基础上,结合合肥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成功经验,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突破口,在宏观层面上,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分析了我校与合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相比较在指导思想、人才培养观念、质量标准、质量监督、效果反馈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在微观层面上,他就合肥学院两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具体做法,如导论课程构建、完善小学期、考核制度改革、第二课堂开设、体育、外语、思政课程改革、“双师”型教师向“双能型”教师转变等情况做了分析与探讨,并对我校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主体思想和课程模块设置、分层分类培养、师范类教学改革等情况做了详细的阐述。同时,简要汇报了与校长刘仁义在台湾首府大学等5所高校考察交流情况。
张有明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对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及西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做了介绍,并结合我校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制(订)工作,从广泛、深入、蹲点式的前期调研,专业面向、人才培养分类探索、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程开设、公共课改革、互联网+、专业服务、专业国家标准、专业特殊性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与汇报。
徐德祯从“国际化”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角度出发,就考察芬兰高等教育现状、学校分类,运作模式、教师准入、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国际视野等方面的情况做了汇报,并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校地合作、拓宽专业建设路径”、“实习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创业教育”等方面整体阐述了芬兰的高等教育教学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教务处及部分学院负责人分别对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导意见(意见征求稿)及各学院对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想做了汇报。
汇报结束后,校长刘仁义在讲话中指出,学校转型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学校鼓励在全局意识下的学院创新,教师创新、全员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制(订)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要有所突破,通过课程设置,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方法上要“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思考,提出问题;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做好与“职场”的相互衔接,广泛征集用人单位意见,不能闭门造车;要突出培养学生“实务”的能力,将教师教育与医学教育并重,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及职业伦理道德;要尊重学生共性及个性发展,在人文素养培养上杜绝“好高骛远”,要坚持“脚踏实地”,利用河西走廊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与阅历;要进一步提升教师敬业精神和教师创新意识,坚持“本地问题+高端引领”。
黎志强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考察范围广、人员多,说明了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制(订)工作。黎志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各二级学院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克服人才培养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二是人才培养要有清晰的目标及可操作性,要将学校70多年办学历史形成的文化积淀融入其中;三是要贯彻学以致用的精神,密切与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联系,谋求学生未来发展;四是在各高校大步前进、发展形势逼人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改革要更加务实、创新;五是要进一步做好对《河西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的意见征集工作,适时召开谈论会进行讨论与完善。